欢迎访问『
博普智库
』制药人必备知识工具
首页
查药典
查法规
下资料
学课程
看资讯
博普AI
社区
知识商城
知识库
请输入搜索关键词
首页
/
药典查询
中国药典2020年版
《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
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气雾剂
纠错
本品为丙酸倍氯米松的溶液型定量吸入气雾剂。本品含丙酸倍氯米松(C
28
H
37
ClO
7
)应为标示量的85.0%~120.0%。
【性状】
本品在耐压容器中的药液应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清液体;揿压阀门,药液即呈雾滴喷出。
【鉴别】
(1)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图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应与对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一致。
(2)取本品1瓶,在铝盖上钻一小孔,插入连有干燥橡皮管的注射针(勿与液面接触),橡皮管的一端通入水中放气,待抛射剂气化挥尽,除去铝盖,置水浴上除尽瓶内残留的抛射剂,加环己烷3ml洗涤内容物,静置后滤过。共洗涤3次,用同一滤纸滤过,瓶内和滤纸上的残留物用热风除去环己烷后,加无水乙醇50ml使溶解,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约相当于丙酸倍氯米松1mg),用无水乙醇稀释至50ml,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则0401)
(
(通则0401)
)
测定,在239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检查】
微细粒子剂量 照吸入制剂微细粒子空气动力学特性测定法(通则0951第一法)
(
(通则0951第一法)
)
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依法操作,下层锥形瓶中置30ml乙醇接受液,上层锥形瓶置7ml乙醇接受液。充分振摇,试喷5次,撒压喷射20次(注意每次喷射间隔5秒并缓缓振摇),用乙醇适量清洗规定部件,合并洗液与下层锥形瓶(H)中的接受液,置5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充分振摇,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用乙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0μ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丙酸倍氯米松对照品,精密称定,加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μg的溶液。
色谱条件 见含量测定项下。进样体积50μl。
系统适用性要求与测定法 见含量测定项下。
限度 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50~100μg的气雾剂,微细粒子药物量应不低于每揿标示量的20%;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100μg以上的气雾剂,微细粒子药物量应符合规定。
泄漏率
取供试品12瓶,去除外包装,用乙醇将表面清洗干净,室温垂直(直立)放置24小时,分别精密称定重量(W
1
),再在室温放置72小时(精确至30分钟),再分别精密称定重量(W
2
),置2~8℃冷却后,迅速在阀上面钻一小孔,放置至室温,待抛射剂完全气化挥尽后,将瓶与阀分离,用乙醇洗净,在室温下干燥,分别精密称定重量(W
3
),按下式计算每瓶年泄漏率。平均年泄漏率应小于3.5%,并不得有1瓶大于5%。
其他
除递送剂量均一性与每揿喷量外,应符合气雾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通则0113)
(
(通则0113)
)
。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
(
(通则0512)
)
测定。
供试品溶液
取本品,以无水乙醇为吸收剂,照气雾剂(通则0113)
(
(通则0113)
)
每揿主药含量项下的方法操作,用无水乙醇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
对照品溶液
取丙酸倍氯米松对照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
色谱条件
见丙酸倍氯米松含量测定项下。
系统适用性要求
理论板数按丙酸倍氯米松峰计算不低于2500。
测定法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类别】
同丙酸倍氯米松。
【规格】
(1)每瓶20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50μg (2)每瓶20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80μg (3)每瓶20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100μg (4)每瓶20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200μg (5)每瓶20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250μg (6)每瓶80揿,每揿含丙酸倍氯米松250μg
【贮藏】
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继续阅读
在线查询结果来源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仅供参考。由专业团队进行审核校对。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
丙酸氟替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