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很苦,又很麻烦,可不可以把中药进行磨制并制成点心,零食,这样又好吃又方便。
当然,这种点心不可能很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治疗某种疾病,但是由于许多中药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可以把一些常用的中药植物制成点心,用以保健,类似保健品。比如用银耳和百合制成一种点心,在制作成分中加入一些有清香味的如菊花或甜味的如桂圆,枸杞等。中医最讲究日常调理,坊间不少食谱都教人以中药入馔。都市人「不做饭家庭」众多,要用汤水等膳食滋补养生较难。有中医师便创出「中药糕点」,可以做一些「养生、健康、口福」三合一的中药糕点。年轻人很喜欢吃点心,而一般中药食疗又有味道差、难处理等缺点,尤其是煲汤及炖菜需时较长,故研究可否用中药整糕点小食,令中药食疗更易在生活中实践。
做的过程要微调口味,最受欢迎是陈皮棒和姜母饼:「开头陈皮棒做得较苦,要慢慢调整;做去湿糕点亦要注意甜度,因甜味易生湿气,会影响疗效。」另外,尽量采用磨碎方式入药,令药性可充分发挥,减少丢弃药渣的浪费。中药糕点可与汤水互补,填补「无饭开」时食疗间隙,更易养生。同时糕点亦中西合璧。例如「红酒烩梨」本属西点,但加上玉桂粉后便有温经活血作用,尤其适合痛经、来经有血块的女士在月经前食用。「经期时女性尤爱吃甜点,正好取代朱古力等不健康小食;其实血脂偏高、嘴唇呈暗紫色的男性,亦适合食用。」
不过,提醒要各取所需,以小孩为例,阳气较重,食疗应以健脾补气为主,最宜吃芝麻山药饼等糕点,「相反红酒梨、姜母饼,小朋友就未必适合。
1.中药糕点举例
芝麻山药饼:宜小孩、气血虚者、小便频者
黄芪枣茸糕:补气最佳
杏仁冻、麦冬豌豆黄:宜阴虚者、口干、皮肤干或饮水不能解渴者
姜母饼:宜怕冷、胃寒、阳虚者
陈皮棒、双色糕、茯苓糕:去湿最佳
除了口味,趣味亦重要。「我们想将枯燥的中药方,变成大家可接受的形式。」以改良自上海传统甜点的「心太软」为例,用上具2、3千年历史的传统药方「甘麦大枣汤」为蓝本,主治脏躁,平息因气血不足、阴津不足引起的情绪波动。
心太软食谱
食材:红枣、糯米、小麦粉、甘草水、桂花糖水
做法:将红枣去核切开备用,再将糯米以甘草水与小麦粉调和,之后再镶入红枣蒸熟,最后洒上桂花糖水
功效:健脾补气、养血、养生安神、消除烦躁
适合人群:烦躁及抑郁者
灯草糕,可以创新制作这几种口味:
黄芪灯草糕(黄芪:补中益气、利水)
配料:黄芪200克,白砂糖800克,糯米粉300克,玉米粉100克,花生油50毫升,熟猪油50克
茯苓灯草糕(茯苓:利水渗湿、补益)
配料:茯苓200克,白砂糖800克,糯米粉300克,玉米粉100克,花生油50毫升,熟猪油50克
山药灯草糕(山药:补中益气、健脾开胃)
配料:山药200克,白砂糖800克,糯米粉300克,玉米粉100克,花生油50毫升,熟猪油50克
椒盐桃片
配料:调味盐30克,胡椒粉10克,白砂糖500克,糯米粉200克,玉米粉100克,花生油30克,熟猪油30克
胡椒味椒盐桃片
配料:糯米粉,玉米粉,调味盐,胡椒粉,鱼露,虾粉,白糖,葱油,熟猪油,花生片,核桃片,黑芝麻
花椒味椒盐桃片
配料:糯米粉,玉米粉,食盐(白纯盐),花椒粉,白糖,葱油,熟猪油,花生油,花生片,核桃片,黑芝麻
山药汤圆
主料:糯米粉1000克
馅料:山药细粉100克,白糖细粉180克,胡椒粉2克
补中益气汤圆
主料:糯米粉1000克
馅料:阿胶细粉20克,白术细粉20克,黄芪细粉20克,红枣泥30克,陈皮细粉10克,饴糖50克,白糖细粉200克
开胃健脾汤圆
主料:糯米粉1000克
馅料:山楂细粉40克,枣泥20克,陈皮细粉20克,白术细粉10克,麦芽细粉10克,饴糖50克,白糖细粉200克
2.慈禧食用的枣子糕
相传,慈禧老年时经常胃口不好,大便稀,常常感到乏力。为此太医院的御医们为其研制一款补气益血的枣子糕。它由花生、红枣、黄豆、核桃仁组成。慈禧食用后感到效果不错而且又可口美味,症状也减轻很多。遂时常食用这款枣子糕。
花生:花生具有健脾养胃,润肺化痰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花生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健脑益智,润肺止咳,降低胆固醇,养血。
红枣:五种水果栗子、桃子、李子、杏子、枣子之一。红枣里面富含有丰富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众多水果中较高。《本草纲目》里记载,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脾虚食少,乏力气短。《金匮要略》里它还是治疗妇人脏躁证的主要呢。
黄豆:黄豆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还含“异黄酮类”物质,这种物质能有效提高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保持乳房的美感,延缓衰老,具有很好的丰胸功效。
核桃:《本草纲目》里记载又叫胡桃,其味甘、性平,温。现代科学实验研究表明,核桃富含有维生素E、亚麻酸和丰富矿物质,同时延缓衰老。
【材料】红枣(去核)100g 黄豆100g 花生仁100g 核桃100g 纯净水150ml 小麦粉500g
【步骤】1、将上述食材烘干后,全磨成粉,加水充分拌匀成形。
2. 将其揉成球形后,再压成圆形状
3. 放入蒸笼(时间约30-40分钟)
3.中药茯苓糕点?
茯苓,又名茯菟、松腴、不死面、松薯、松木薯、松苓。在我国有悠久药用和食用历史。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它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植物,形状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红色。茯苓菌核的外皮叫茯苓皮,能利水肿;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称作赤茯苓,能渗利湿热;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叫白茯苓,一般切成小方块,能渗湿健脾;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称为茯神。切成方形薄片,能宁心安神。?
中医认为。茯苓淡而能渗,甘而能补,能泻能补,两得其宜之药也。利水湿以治水肿小便不利,化痰饮以治咳嗽、痰湿入络之症.健脾胃而能止泻止带,宁心神治惊悸失眠。药性平和,无伤正气之弊,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脾虚湿盛、正虚邪实之症尤为适宜。现代药学研究发现,茯苓可以利尿、镇静、护肝、抗肿瘤,还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增加。
茯苓的糕点做法:
一、太和饼
原料:山药120克,莲子、白术、芡实、芡实、茯神、神曲、使君子、天南星各120克,炙甘草6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用老米饭干500克,加入蜜糖制成小饼。?功效:健脾和胃,男女小二脾胃虚弱者最易。
二、清宫茯苓糕?
原料: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粳米、糯米。
制法:茯苓等药各等分并磨为细粉,粳米,糯米等另磨粉。取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份,用水和成年糕,放入笼内蒸熟,做成小饼。每日早、晚各食1~2个。
功效:健脾益肾,宁心安神,延年益寿。
三、八珍膏
原料: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四、阳春白雪糕?
原料:党参60克,茯苓60克,白术30克,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
制法:共研细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进二三次,白开水送下。?功效:此方不寒不热,平和温补,扶养脾胃,男女小儿诸虚百损,服此糕,无不神效。
五、山药茯苓甜包?
原料:面粉500g,山药粉200g,茯苓粉200g,白糖300g,食用碱,猪油,果料。
制法:将山药和茯苓粉放入碗中,加适量水调成糊状,蒸30分钟加猪油、白糖和果料调成馅料。将面粉活好发酵后,加入适量的食用碱揉按面团,以面团中的孔眼均匀为度。将馅料包入面皮中,制成包子,用蒸汽蒸熟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补气固精,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及慢性病人。
六、山药茯苓薏米糕
原料:山药粉200g,茯苓粉100g,薏米粉50g,莲子粉50g,白术粉40g,白糖100g,发酵粉适量。
制法:将山药粉、茯苓粉、薏米粉、莲子粉和白术粉放入盆中,加白糖进行充分搅拌。将拌匀后的混合粉,加适量发酵粉及水,然后和运成粉团状,上笼蒸熟,切块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补中益气,适用于慢性胃病人群或老年个体脾肺气虚者。
七、山药糯米红枣粥
原料:山药60g,黑糯米150g,红薏米30g,芡实30g,红枣10枚。?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将黑糯米、红薏米和芡实淘洗干净后,用水浸泡1小时备用。将红枣洗净去核备用。将上述材料放入锅中,加水500-1000毫升,武火煮沸冒气时,改文火慢炖半个至1个小时即可。?
功效:补益气血、益肺固精、强身健体,适用于老年个体肾虚不固、脾失运化者。
八、山药芝麻莲子羹
原料:山药30g,黑芝麻15g,莲子15g,白糖20g。
制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备用。将黑芝麻淘洗干净、沥干、文火炒熟、泛香研末后备用。将莲子用温水泡软切成小片备用。将山药、黑芝麻、莲子与白糖拌匀,放入沸水锅内不断搅拌,煮5-8分钟即可。
功效:益血运脾、滋补肝肾。
九、百合鲜菇肉丁包
原料:面粉500g,鲜百合100g,鲜蘑菇400g,鸡胸肉200g,盐,酱油,芝麻油,葱姜末,发酵粉。
制法:将面粉加发酵粉(适量)和好后发酵,发好后揉匀,以面团中的孔眼均匀为度,用湿布盖上稍饧,备用。将鲜百合和鲜蘑菇淘洗干净,入开水锅中焯后,沥干水分,分别切丁备用。将鸡胸肉洗净,沥干切成小丁备用。把鲜百合丁、鲜蘑菇丁和鸡肉丁放入盆中,加适量盐、酱油、芝麻油和葱姜末,拌匀调成馅料备用。将上述馅料包入面皮中,做成包子,用蒸汽蒸熟即可。
功效:百合鲜菇肉丁包养阴润肺,祛燥止咳,补肾填髓。适用于秋令口、鼻、咽干燥及阴虚体质之人。
十、百合杏仁雪梨膏?
原料:百合100g,杏仁30g,沙参30g,雪梨200g,蜂蜜500g。
制法:将百合、杏仁和沙参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备用。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后,切成小块放入锅内,备用。在锅内加水250毫升,置武火上煮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出药液,加水适量如上法煎煮3次,滤去渣,将3次药液合并混匀,再放入锅内,将锅置于火上煎煮至浓稠时,加入蜂蜜煎煮30分钟即可,待冷却后装瓶,备用。?
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
十一、百合莲子银耳粥
原料:百合50g,莲子50g,花生仁50g,银耳25g,粳米150g,冰糖适量。?制法:将百合、花生仁和莲子分别用温水泡软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备用。将银耳用温水泡发,洗净备用。冰糖打碎备用。将上述百合、花生仁、莲子和粳米放入锅内,加500-1000毫升水,用武火煮沸后,放入泡发的银耳,用温水炖至粥稠稍粘、莲子熟烂时加入冰糖适量,调匀即成。
功效:清心安神,健脾益气,养阴润肺,适用于阴虚火旺体质之人。
十二、百子麦冬杞贝羹
原料:百合30g,太子参20g,麦冬10g,枸杞15g,川贝母10g,冰糖适量。?制法:将百合用温水泡软备用。将太子参、麦冬和枸杞洗净、沥干备用。将川贝母除去杂质,淘洗干净备用。冰糖打碎被用。将上述百合、太子参、麦冬、枸杞和川贝母放入锅内,加250-300毫升水,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温火煎煮30分钟加入冰糖适量即成。
功效:益气养阴、培补肝肾、止咳平喘,适用于中老年者,对病后肝肺肾阴亏虚损之人尤为适宜。
4.治疗脾虚的中药糕点
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二:
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再蒸煮成馒头,适用于腹胀、食欲不振。
方三:
红枣益脾糕:红枣30克、白术10克,干姜1克,鸡内金10克。先煮熬取汁,再将汁与面粉500克及适量的糖制成糕,适用于胃呆纳减,大便溏薄。
方四:
山药饭:山药、莲肉、米仁、扁豆各30克,洗净切碎,莲肉去皮,芯后煮烂,再与粳米一起煮饭,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五:
八仙糕:黄芪、白术、山药、山楂、茯苓、陈皮、湘莲末、党参各5克。先将上述药物煎煮取汁,再与适当粳米粉、糯米粉、白糖一起蒸成糕。适用于脾虚泄泻,食欲不振。
方六:
砂仁藕粉:砂仁5克,三七2克,藕粉30克,白糖适量,将砂仁、三七研为细末,拌匀即成。适用于胃胀痛、呕吐纳呆。
方七:
麻仁玉米糕:火麻仁、芝麻各30克,玉米粉、红糖适量,将火麻仁研末、芝麻洗净,放入玉米粉拌匀,再加入红糖用水和面做成糕。适用于脾虚名血亏损引起的便秘。
方八:
姜糖山芋:山芋500克,生姜2片,蜂蜜适量同煮。适用于脾虚引起的肠燥便秘。
5.传统中药糕点--八珍糕
是浙江绍兴地区特色传统名点之一,历史悠久。有补中益气,开胃健脾,肥儿消疳等功能。中药八珍糕是由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共研为细粉 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每服15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具有补脾养胃的功效。
1.中药材拣选泡制:炒山药,用无边铁锅以文火炒至淡黄色,炒莲子肉,用开水浸透,切开去心,晒干,用文火炒至深红色。炒芡实,除去杂质,用文火炒至淡黄色。炒扁豆除去霉烂、嫩、瘪粒及杂质,用文火炒至有爆裂声,表面呈焦黄色,砂仁、茯苓,除去杂质。米仁,淘净,除去杂质,晒干。
2.湿糖:提前一天将绵白糖和适量的水搅溶,成糖浆状,再加入油,制成湿糖。
3.擦粉:先将糕粉同中药材经400型粉碎机碾成细粉,然后按量和湿糖拌和后倒入擦糕机擦匀,去筛(糕粉需陈粉,如是现磨粉则需用含水量高的食物拌和,存放数天,使粉粒均匀吸水后方可用)。
4.成型:坯料拌成,随即入模。将坯料填平,均匀有序地压实,用标尺在锡盘内切成五条。
5.炖糕:将锡盘放入蒸汽灶内蒸制,经3~5分钟即可取出。将糕模取出倒置于案板上分清底面,竖起堆码,然后进行复蒸。
6.切糕:隔天,将糕坯入切糕机按规格要求进行切片。
7.包装:每包用秤秒量为125克,内衬白油光纸,加包彩招纸,外套方底塑料袋防潮。质量标准:形态:小长方形,平直,无歪斜,厚薄大小均匀。 色泽:米黄色。组织:粉质细腻,无糖丁、粉块。 口味:松脆,略有中药味,不僵口。
历史典故
清代光绪六年九月的一天,西太后慈禧由于嗜食油腻肥甘病倒宫中。她不思饮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闷闷不乐。太医们心急如焚。太医李德生率众太医去为“老佛爷”会诊。认为其病是脾胃虚弱所致。经过众医研讨都认为该给“老佛爷”补脾益胃,开了八味既是食物又是药物的处方:茯苓、芡实、莲子、苡仁、山药、扁豆、麦芽、藕粉各二两,共研细粉,加白糖七两,用水调合后做成糕点,并取名“健脾糕”。吃了此糕几天后,“老佛爷”的病状竟完全消失了,食量大增,周身亦有力了。“老佛爷”一高兴便将“健脾糕”改称“八珍糕”。从此,“八珍糕”竟成了慈禧最喜食的食品。不管有病无病,总要让御膳房为她做“八珍糕”食用.
功效
主要是它那八种药食兼用的中药的功劳。方中茯苓能健脾补中、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是四君子汤的主要成分之一。芡实能补脾止泻、养心益肾、补中益气、滋补强壮、和胃理气、开胃进食。薏苡能健脾开胃、补中去湿。山药能健脾胃、益肺肾、补虚劳、祛风湿。扁豆能理中益气、补肾健胃。莲子能健脾补心、益气强志、强筋骨、补虚损、益肠胃。麦芽能消食和中、去积除胀。藕粉能养胃滋阴、祛瘀生新、消食健脾、凉血除烦、止呕渴、止泻痢。
6.中药糕点的一些专利
吴祚生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疲劳功效的糕点,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小麦粉30-50份、松花粉20-30份、龟甲粉3-5份、猕猴桃5-8份、刺玫果3-5份、三七2-3份、百合2-3份、紫苏叶1-2份、薄荷2-3份、枸杞2-4份、花生油10-12份、白砂糖6-8份、雪梨汁8-10份。本发明添加了猕猴桃和刺玫果到糕点中,其中,刺玫果具有降火气,调理血气,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保护肝脏胃肠功能,也有益于促进新陈代谢,猕猴桃具有养颜、提高免疫力、抗癌、抗衰老功能,另外,辅以三七、百合、紫苏叶、薄荷、枸杞等具有抗疲劳功效的中药成分。本发明的糕点可以有效消除疲劳,具有保健作用。
陈贵金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中草药提取物的蛋糕及其生产方法,制造该蛋糕的原料量份配比包括小麦面粉10~50份,鲜鸡蛋10~40份,白砂糖10~40份,葡萄糖粉5~20份,奶油5~20份和中草药提取物,该中草药提取物由板蓝根5~15份、金银花5~15份、北芪5~15份、鸡骨草5~15份和金钱草5~15份制得。本发明的含有中草药提取物的蛋糕,采用三种中草药提炼出精制的凉性药物和现代传统配方配制,而形成凉性蛋糕产品,甘、香、味甜、松软可口,适宜体内温度平衡,具有清热滋润的保健作用。
吴祚生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夏季食用的糕点,所述糕点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麦麸粉20-40份、薏仁粉20-30份、绿茶粉10-15份、百合粉5-8份、绿豆粉5-8份、莲藕5-7份、余甘果3-4份、菠萝4-6份、西瓜5-7份、乌梅2-3份、苦丁茶8-10份、蒲公英2-3份、金银花2-4份、菊花2-4份、鱼腥草3-5份、薄荷2-3份、猴头菌2-3份、甘蓝1-3份、生姜2-3份。本发明的糕点以麦麸粉、薏仁粉、绿茶粉、百合粉、绿豆粉为原料,添加具有清热祛火,解暑的苦丁茶、猴头菌、莲藕、余甘果、菠萝、西瓜和乌梅,辅以具有解暑、促进消化、增进食欲功效的中药成分,适合夏季食用,可以清凉祛火,防止脾胃上火。
药食两用中草药现在备受关注,已药食同源的中药制成糕点类的产品将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