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医药近日宣布将于2023年6月2日至6月6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及在线召开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3年年会上公布21项摘要,涵盖和黄医药的创新抗肿瘤研究药物呋喹替尼、索凡替尼及HMPL‑453有关最新及更新后的临床数据。
呋喹替尼:FRESCO‑2研究的进一步分析以及探索性的联合疗法研究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强效的口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及-3抑制剂。[i]迄今为止,呋喹替尼在患者中的耐受性普遍良好,其作为单药疗法以及与其他抗肿瘤疗法的联合疗法的研究正在进行中。13项报告及线上发表摘要于下表列出,其中包括数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
FRESCO-2研究进一步分析结果:此次大会上报告了来自FRESCO‑2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最新分析结果。FRESCO-2作为其中一项关键研究,支持了现正进行中及即将启动的向美国、欧洲及日本的监管机构提交的呋喹替尼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上市申请。该研究的结果最早于2022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此次更新的分析结果加深了对呋喹替尼在不同的治疗线中的疗效,以及对特别关注不良事件(“AESI”)的理解。在既往接受过六线或以上治疗,以及既往使用已获批疗法治疗的亚组分析中,呋喹替尼在所有亚组及既往治疗患者中改善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意向治疗人群(ITT)中的结果一致。此外,在研究期间,特别关注不良事件带来了更低的剂量降低率(接受呋喹替尼的患者为13.6%,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为0.9%)和停药率(接受呋喹替尼的患者为8.3%,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为6.1%)。
结直肠癌真实世界数据:一项纳入了3,005名患者的前瞻性IV期研究评估了呋喹替尼在中国真实临床实践中的安全性,结果与现有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呋喹替尼安全性特征一致,未发现新的或显著的安全信号。
与PD-1的联合疗法治疗肾透明细胞癌:来自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一种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抗体)联合疗法治疗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探索性研究的更长期随访的PFS数据公布。至数据截止日2022年11月30日,20名经治患者的中位PFS为15.9个月。该研究最初于2021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公布结果时(数据截止日为2021年8月31日),中位PFS未达到。未出现新的安全信号。呋喹替尼和信迪利单抗联合疗法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II/III期研究于2022年10月启动(NCT05522231)。
二线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中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多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结果于大会上发表,其中包括一项呋喹替尼联合研究者所选择的化疗方案用于二线治疗微卫星稳定型(MS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的初步结果于大会上公布。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31名疗效可评估患者的中位PFS尚未达到,疾病控制率(DCR)为90.3%,客观缓解率(ORR)为48.4%。5名患者接受了降低剂量的呋喹替尼。
索凡替尼:与其他疗法联合使用的探索性研究
索凡替尼是一种VEGFR-1、-2和-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和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的小分子抑制剂。包括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在内的7项相关报告及线上发表摘要于下表列出。
与PD-1的联合疗法:我们开展了一项索凡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一种抗PD-1抗体)联合疗法用于治疗多种晚期实体瘤的开放标签、多队列的单臂II期研究。我们公布了该研究中晚期甲状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队列(NCT04169672)的结果。在疗效可评估的放射性碘难治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中位PFS为10.9个月,中位OS尚未达到(中位随访时间为22.1个月)。在疗效可评估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中位PFS为5.4个月,12个月OS率为71.0%(中位随访时间为16.8个月)。在两个队列中,该联合疗法均显示出可耐受的安全性特征。
联合疗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数项索凡替尼与其他药物的联合疗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在大会上公布结果,包括与化疗和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一种抗PD-1抗体)加上多种不同的化疗方案。
一项在初治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现正进行中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接受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nab-paclitaxel)及S-1联合疗法的患者的中位PFS为8.8个月,而接受吉西他滨(gemcitabine)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疗法的患者的中位PFS仅为5.8个月。在对接受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单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S-1联合疗法的13名患者(总患者人数为20名)的组织样本进行分析时,观察到了免疫细胞标记物。该联合疗法显示出可管理的安全性特征。
在经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已完成12名患者的剂量递增阶段,并完成了剂量扩展阶段的额外36名患者入组。研究人员发现索凡替尼、卡瑞利珠单抗、伊立替康(irinotecan)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联合疗法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控的安全性。中位PFS为7.2个月(95%CI3.7-10.7)。
在经治的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开展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探索了与化疗的联合疗法。该研究进一步补充了早前已公布的索凡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疗法治疗伴有PD-L1阳性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的II期研究结果。
HMPL-453:首个人体研究结果
FGFR调节许多细胞过程。由受体融合、突变或扩增导致的FGFR信号失调存在于多种癌症类型中,这使得活化的FGFR成为重要的治疗靶点。HMPL-453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FGFR-1、-2和-3抑制剂。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23年年会(AACR2023)上公布的临床前数据表明,其对FGFR失调的肿瘤具有很强的活性,支持了在伴有FGFR改变(如融合或突变)的患者中作为单药疗法或与PD-1阻断剂联合使用进行进一步研究。
此次大会上,和黄医药公布了HMPL-453在伴有FGFR2融合的晚期经治肝内胆管癌患者中的首次人体研究数据。一项II期研究的注册意向队列目前正在此类患者中开展患者招募(NCT04353375)。

责任编辑:豌豆射手
声明:本文系药智网转载内容,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本平台留言,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由平台创作者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如内容涉及违法、侵权等情形,请及时联系工作人员处理!工作人员微信:pckt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