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其他

科研到产业化转化,再到质量管理

科研机构产业化管理
评分 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分
阅读 132 赞同 1
手机端查看
使用微信 “扫一扫” 即可在手机上查看
本人从2006年开始从事质量管理相关工作,至今有6年的工作经验,一共在3家单位待过,前两家都是企业化管理,目前这一家是一家事业单位。以下展开的叙述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背景,就是这家单位除质量、注册人员外,其他人要么是学校老师,要么都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博士,对于企业的管理尚不了解,也不清楚产业化跟科研有什么区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做的是:对全院6大中心进行一个全面的质量管理。问题由此产生:
一、学历意识:研发人员学历高(均为博士学历),且科研的工作模式较强,质量人员在跟其沟通时,无论从“学历”,还是“技术”都处于下游,所提建议不被认可。
对于这个问题,我进行了以下措施:
(1)邀请外部企业管理人员,就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宣讲,并带领各中心研发负责人进行企业参观
(2)发挥研发人员“能力”,在通过接受外部宣讲及参观后,由研发人员根据所学去编制所负责中心的设计开发管理制度(以往模式是由质量人员将设计开发管理制度,直接给研发人员宣贯后让其按制度执行)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借助领导的力量。对研发人员进行持续的宣贯或培训固然重要,但是很多时候跟他们的沟通需要借助上层领导的作用,所以在给研发人员培训宣贯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对上层领导的宣贯,只有得到他的支持,质量工作才得以开展。
二、鱼与熊掌企图兼得:既想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目前未达成“产业化”的之前,又不想“过多”投入;产生如由研发人员兼着生产人员,导致研发、生产活动分不开,什么是研制产品、什么是产成品都分不清;不仅研发生产如此,目前单位几乎每个链条上的人都身兼多职:执行采购的人员同时也负责采购物料的管理,采购的货物未进行仓储管理工作;仪器类的采购又在商务部门,商务部门还直接跟“研发/生产”?部门对接,从他们手中拿到“产品”寄给客户........。
于这个问题,本人采取的措施如下:
(1)确定质量管理全链条上的负责人。尤其研发、生产负责人得分开。
在企业工作时,没发现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实际意义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到了这个单位后才知道,没了负责人,各部门的工作都不能顺利运行起来。每个岗位上的人的汇报对象都直接是“常务副院长”,想也知道“常务副院长”不可能同时履行那么多职责。
(2)分别对各部门负责人进行职责宣贯,让其建立部门管理制度(参考第一个问题第三点)
(3)前期质量加强指导/监督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巡检
三、人员严重缺乏
因为中心过多,即使明确了各部门负责人,但是一个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仍没有改善,负责人很难去同时做管理和执行的工作,而单位负责人却仍然觉得因为目前还没有进行“规模化”生产,订单量很少,不至于配那么多人。
对于这个问题只能说是按“数据”说话;对于质量部门的工作:
(1)先收集研发预计开展、结项的项目,期间又需要质量做哪些工作,如建体系、计划自行生产还需配备哪些质量人员等
(2)对于已经结项的项目,收集统计检验量
(3)也是最重要一点,先区分各中心/业务,去考虑人员配置,再去考虑工作上是否可以同时兼任一些其他工作的情况
以上就是本人在科研机构的产业化道路中推行质量管理遇到的问题,也欢迎同行多多交流。
发布于 2022-11-29 11:56:46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评分
1
1
收藏
更多